1次马拉松
这没什么好说的。属于入门级。预赛级别为半程马拉松,21097.5米,世界最好成绩约为58分钟。笔者前年完成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半程马拉松,足足用了2个小时。在那次测试之后,我确定我这辈子永远无法完成一场像样的马拉松了。说到马拉松,总长度为42195米,全球每年有800多场比赛。大家都知道,马拉松的起源源于希腊的一个传说,一位信使从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报告自己的胜利。
马拉松路上的菲迪皮德斯雕塑
2次超级马拉松
这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最早的还是在希腊,而且还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的主角还是尽心尽力的使者菲迪皮德斯(希腊语:Φείδιππίδης)。马拉松战役前夕,雅典使者菲迪皮德斯在两天之内从雅典跑到斯巴达寻求帮助。得知斯巴达要求推迟一天出兵后,他跑回了雅典。两地相距246公里,是名为斯巴达马拉松的超级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此类超级马拉松一般采用赛段制。参赛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长度。如果超过时间限制,他们将被淘汰。这与环法自行车赛等长距离自行车赛事的形式类似。第一届斯巴达马拉松于 1983 年举行,当地运动员雅尼斯·库罗斯 (Yiannis Kouros) 赢得了前两届比赛的冠军。这位斯巴达战士的后裔(哈哈,这是作者创造的)一共参加了四次比赛,获得了三次冠军,一次第三名。此外,他还保持着本次赛事的三项最好成绩(20:25:00、20:29:04、21:57:00)。其中,前两场成绩相差仅4分钟!
斯巴达松起点的战士雕像
所谓的超级马拉松现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距离的计时赛,如斯巴达松树。比较流行的有50公里、100公里、50英里(80.4672公里)或100英里(160.9344公里)。其中100公里拥有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认可的世界纪录。另一种是固定计时计程赛。时间设置范围从 6 小时到 10 天。比赛安排的场地也有多种类型。很多计时赛都围绕运动场进行,就像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但这需要三名车手轮流),但也有一些安排在公路、山区、沙漠和雪山上。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事件:
2.1 喜马拉雅马拉松
这其实不止一项赛事,最短的是标准马拉松(有两项赛事),最长的是160km左右。由于赛事在高海拔(5000米起跑,3500米结束)和寒冷(冬季赛事至少零下10度)的条件下进行,即使是标准马拉松长度也无疑可以称得上是“极寒”。超级活动。笔者查阅了上届两场“标准”的马拉松成绩,发现前十名基本都是尼泊尔本土跑者。目前的记录是3:40:43。
喜马拉雅马拉松
2.2 777马拉松
这是最近发生的事件。跑者必须在7天内完成7大洲的7场马拉松比赛。 2015年1月17日,选手们从南极洲出发,途径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最终抵达澳大利亚悉尼。共有十名运动员(包括一名芬兰女运动员)完成了七项全程马拉松挑战(两名跑了半程马拉松)。冠军David Gething的平均成绩为3:39:26(与“Hima”相似)。
777马拉松地图和运动员
2.3 3100英里(4345公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3100英里赛
这被认为是“魔棒”级别。哈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发起者是一位印度冥想大师。 Sri Chinmoy年轻时移民美国,后来创立教派并招收了众多弟子。他鼓励弟子以冥想为动力,挑战身体极限,比如多次跨越英吉利海峡、举重数百公斤。 1997年,斯里在他居住的纽约皇后区附近举办了一次3,100英里的自我挑战赛。参赛者绕833米长的街区跑一圈,每天必须至少跑90公里左右,才能在规定的52天内完成比赛。这项赛事获得了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的铜牌认证(哈哈,听起来很高端,但实际上是免费的最低认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弟子挑战自我。笔者查看了往年的记录,发现男女冠军长期被少数人占据。哈哈,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完成了比赛……
导师名言:世界和平靠的是爱,而不是武力
挑战开始:运动员和他们的鞋子
3那些“阿甘正传”
跑步似乎是最无聊的运动,但一旦进入跑步模式,你就根本停不下来。以下是一些“瘾君子”:
3.1 扬尼斯·库罗斯
这不是之前提到过的吗?哈哈,没错,那就是“斯巴达人的后裔”。这位出生于1956年的希腊人有着“跑神”的绰号。国际超级马拉松协会2012年的记录显示,这位跑者保持着户外100至1000英里以及室内外12小时至6天的所有世界纪录。除了跑步之外,他还写了1000多首诗、两本书,并出演过电影。
奔跑的皇帝
3.2 永远年轻
其实跑步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情,没必要像跑步皇帝一样满世界刷新记录。如果你想跑,就跑吧。 1982年,澳大利亚马铃薯农民兄弟Cliff Young(当时60岁!!!)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开始向1000英里世界纪录发起冲击。不幸的是,悬崖仅持续了805公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仅围绕他的 2000 英亩农场跑步两三天),他赢得了从悉尼到墨尔本的 875 公里超级马拉松比赛。在五天零十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将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近两倍。天空。至于获胜的秘诀,基本上就是不睡觉!
马铃薯年轻
3.3 运行“蜗牛”
2013年夏末,49岁的英国粗汉“冰箱”托尼·莫里森背着一台重达42.5公斤的冰箱,踏上了40天内完成40场马拉松的旅程。你为何如此任性?为癌症基金会筹集资金。那为什么还要带冰箱呢?因为托尼的儿子不认为背着烤箱很酷(这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相关解释)! !记得有朋友开玩笑说冰箱多方便,可以放食物和饮料。作者想说的是:我们需要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吗?
奔跑的“蜗牛”
3.4 马拉英雄
Murray-Wakelin(64岁)和Alan Murray(68岁)于2013年1月1日从墨尔本出发,以每天一场马拉松的速度逆时针环绕澳大利亚大陆。历经365天,两人回到起点,总行程达15000公里。
马拉英雄
3.5 陈盆滨——中国人的骄傲
2014年度体育人物最佳非奥运运动员奖获得者陈盆滨在2014年11月20日结束的南极100公里超级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冠军,成为首位成功征服超级马拉松的中国运动员遍布七大洲!
小滨哥哥厉害
4生来就会奔跑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2009年的畅销书《天生会跑》根据对墨西哥原住民长距离(超过100英里)跑步的惊人能力的观察和分析,认为现代跑鞋的减震设计是罪魁祸首在运动员受伤方面。罪魁祸首。此外,他还支持所谓的耐力跑理论,该理论主要从人类进化过程中体形的进化来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长跑。例如,人类依靠排汗来有效调节体温等。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参加人马马拉松比赛。这项35公里的赛事已在英国乡村举办了34届。尽管人类的失败多于胜利,但结果却相当接近。
奔跑的墨西哥原住民和畅销书《天生会奔跑》
人与马并肩奔跑
最后放出的歌曲应该是这样的场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Born to Run》(其实这首歌是关于骑摩托车四处走动的)。 ;宽度=500&高度=375&自动=0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本文来自王浩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307985.com/html/tiyuwenda/7094.html